《慈护》是由东林寺净土苑主办的一份慈善护生刊物,由传印长老题写刊名,并担任顾问,大安大和尚任导师,以净土宗“净业三福”为宗旨,倡导慈悲戒杀,关注世道人心,力求唤醒人性本具的慈悲恻隐之心和仁义忠恕的德能,进而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成就纯净纯善的生命品质。
“孝养父母”阐微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众生藉之圆成至德,诸圣因之化度群萌。是故孝道通于儒佛,儒门以之为修身五常之本,诸佛视其为净业三福之基。
孝为儒家之核心理念,具有经天纬地、范圣型贤之功用。孔子云: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孟子亦云: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古人崇尚孝道,躬身力行,移孝作忠,敬天爱人,一切仁义道德莫不以孝为根本。
佛门亦视孝为万行之宗。《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兹有菩萨楷模,昔为人女,母因恶业,亡堕地狱。女以孝故,设供修福,念佛发愿,祈母速离恶趣。因佛力故,不唯己母得离地狱,应是无间罪人同脱苦厄,俱生善处。孝女遂同体现量,证知所有众生,无不为宿世父母、未来诸佛。故称性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尔后劫世,孝女转凡入圣,得成法身大士,名曰地藏。
至若具体之事亲,古儒有范,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然五者虽备,仍未足酬。何则?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也。地藏昔日所度诸母,今皆已离苦得乐,同入圣流。故吾等当以菩萨是效,不唯孝亲之身,更当孝亲之心、显亲之性。令亲于此生中,超凡入圣,了生脱死,高预莲池海会,亲炙弥陀世尊。如此方谓真孝矣,则净业三福之孝亲细行圆满也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