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净土苑居士班学员来稿)
作为一个学佛居士,这几年一直在道场做义工,中间辗转经历了几起几浮,对修行这条路上的“心”苦和不易感触良多,经佛法的洗涤也增添了几分宁静与安乐。
可能前世有点善根,与净土法门有缘,学佛一开始就选择了这能够三根普被、横出三界的特殊法门。要“乘风破浪”到达解脱的彼岸,除念佛外,祖师们还都强调戒律,没有戒的摄受,学佛只能成为虚谈。戒是助我们渡过生死苦海的浮囊,是保护我们的盔甲,是所有修行人解脱成佛的基础。“戒和同修”,深以为是,在道场中修行,师父们和师兄们精勤的身影就是鼓舞我的力量,不想掉队就只有砥砺前行。
因为对戒律有所好乐,皈依的那天我就直接受了五戒,授戒法师就是一位净宗大德。后来在道场做义工,一有机会就会受八关斋戒,因为佛经里说一日一夜受持八关斋戒,威仪无缺,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以得中品中生。道品楼观戒为柱,2019年因缘具足,很荣幸,我又在净宗祖庭东林寺求受了居士菩萨戒。
东林寺学法的氛围很浓厚,设有弘教部及相关的课程。在居士班学习戒律课,一堂也没落下,不学戒还觉得自己没做什么出格的事儿,还是个本分人呢! 等学了一段时间,考试测评,一看试卷,郁闷了,迷糊的部分还挺多的, 在寺院呆了这么多年,傻傻的连三宝物的界定、使用都没搞清楚,真是不学不知错啊。看上去在道场做义工是在修福呢,不学教不明理,可能一边在做事却一边在造恶业都不自知!
藕益大师《净社铭》所说的十六字:“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其含义深奥,字字珠玑,某种意义上涵盖了一切佛法。依此为修行指南,可以少走弯路、不走岔路,一条白道直通极乐。若第一点“持戒为本”做不到,则后面“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都是空话。历来的祖师大德皆秉持着“持戒念佛”的道风,大德居士袁宏道在《西方合论》里也说到了持好戒对往生的重要性。
大概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做义工出坡也出了,该受的戒也都受了,念佛也念了,可多少年下来,福慧依然没增长多少,内心依然烦恼重重,这又是为什么呢?
心是一切法的根本,“观心为要”,就是要时时觉察自己内在的起心动念,看住它,保持清净无染、如如不动的本色。“圣人转心不转境,凡夫转境不转心”, 我们的心都是随境转了,外在的八风一吹,心就跟着跑了,明知跑得累也停不下来。装模作样,口上不敢抱怨,心里的算计和抱怨一点没少,沉溺于人我是非中不能自拔,用的还是世间法的那些套路,外壳涂了层出世间法的光鲜颜色而已。
解铃还须系铃人,唯有从观心开始下手,才能卸掉心灵的枷锁。既然此生要出离娑婆,求生极乐,就要让向外攀缘的心回光返照,起心动念要与弥陀悲愿相应。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遇到不如意的事不必埋怨别人,与其想要改变别人,不如先去改变自己。想想法师和常住建立道场的艰辛,自己能在这个平台上修福修慧,应该心存感恩。有三宝的加持,以及同修善友的同心同德,此生足已!
在烦恼的稠林中、轮回的苦海里,依佛菩萨和祖师言教一心念佛,乘风破浪去往极乐的彼岸。踏在那条通往彼岸的白道上,仿佛听到弥陀慈父亲切的呼唤:“回来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