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慈善护生 > 原创 > 正文

种种功德,回向净土

大安法师  2018-01-12  点击  次  

图片来源(资料图)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则业愈大,再一来生,难免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中。若欲再复人身,再遇净土即生了脱之法门,难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求来生人天福报,即是违背佛教。如将一颗举世无价之宝珠,换取一根糖吃,岂不可惜。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求来生人天福报,与此无异。


这一段是回向净土。一个净业行人,凡是读诵大乘经典,持种种咒、礼佛忏悔这样的一些修行的功德,以及在世间赈灾救灾、接济贫苦等种种慈善的功德,都要“回向往生西方”。回就是回转,向就是指向一个目标。通过这一回向,这些诵经念佛、济贫赈灾的功德,就从有为的福德转为无为的功德。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做这些修行的事情来求来生的人天福报,如果一有求来生福报的心,就决定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由于你是愿求来生福报,就没有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没有这个愿,你就感通不了佛力,就不能往生。但是生死轮回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受业力的牵引,你就还要在六道中轮转。下辈子投生的时候,今生诵经、礼拜求得的福报就会现前,这是法尔自然的因果。但由于隔阴之迷,往往是迷惑颠倒的,你就会利用这些福报去造业。你的福报愈大,借助福报造的业也造得就愈大。如果你没有权势与财富,还没有机会、没有可能去造更多的业。一旦你有权有财了,纵情酒色,造的业可就大了。再一投生就是第三世了,第三世就一定会堕到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里面去。所以净土宗祖师总是开示我们:一个持戒念佛行人,如果他不能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与旃陀罗、五逆十恶的罪人相比,下地狱只是一步之遥。只有一步之遥,都是要下地狱的。你到了三恶道里面去,再想出头,得人身,就不知道又要经过多少劫了。等到三恶道的罪业受完,再浮起头来得到人身,这时候你再想遇到念佛往生、当生了生脱死的法门,那个困难的程度就比登天还要难了。《无量寿经》上讲:有很多菩萨能生起佛法广大威德异门,然由于没有闻到念佛往生一法,都有一亿的菩萨退转无上菩提心。我们看现在的地球,六十多亿人中又有多少能够遇到净土念佛一法呢?所以说这是很难的事情。

我们要了解到,两土世尊教我们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要我们当生能够了生脱死的,佛的本怀是惠以众生真实之利,但是很多众生,对于这个真实之利不能信受,不能信解佛的这番本意,难以生起出离之心,还是放纵自己那种对世间五欲六尘的贪恋执著的心,去求来生得人天福报,这就违背了佛的慈悲教敕。这就如同将一颗举世无价的摩尼宝珠,你不去兑现它的价值,反而把它看轻,用这个无价宝珠换了一根糖吃,换了没什么价值的东西,这实在是很可惜的事情。愚痴的人诵经念佛,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求来生的人天福报,就与用无价的摩尼宝珠换一根糖葫芦吃是一样的道理。

与很多其他宗教所指向的目标相比,念佛一法的终极关怀是很超越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佛法最终会在这个世间消亡。下里巴人和者众,阳春白雪和者寡。众生越来越贪恋人天福报与五欲六尘,致使求人天福报的哲学与宗教越来越有市场,反过来对出世法的无上佛法却越来越淡薄,越来越生不起信心。正因为在未来的时代,念佛求人天福报的人会越来越多,跟阿弥陀佛愿力相应的人会越来越少,所以印祖才会在这里如此地苦口婆心,把这一点给我们点示出来。那么既然跟佛本怀相应的人越来越少,两土世尊为什么还要宣说这个念佛法门、还要让这个法门长久住世呢?毕竟这个娑婆世界还有一些跟净土法门有缘分的众生,哪怕世间只有一个众生有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缘,两土世尊都不会放弃在世间弘扬净土一法。因为在佛的平等心中,救度一个众生与救度无量众生,亦是无二无别。

这个世间确实有很多人对念佛是很难接受的。印祖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他在三十一岁那一年在北京的圆广寺挂单,有一天他跟另外一个同参在寺院外散步的时候,碰到一个十五六岁的乞丐,向印祖讨钱。印祖就从口袋里面拿出钱来对他说:“你念一句佛号,我给你一钱。”这个乞丐就不念。印祖就说:“你念十句,我就给你十钱。”那个乞丐还不念。印祖就把口袋里所有的钱全都掏出来给他看,大概有四百多钱,说:“你念,你念一句我就给你一钱,你尽管念,我把所有的钱都给完为止。”然而那个乞丐一听,哇的一下哭起来了,就是不肯念,穷到讨饭的程度,只要念一句就有钱得,他都不念。所以印祖非常感慨,就给了他一钱,说了句:“太乏善根。”就走了。所以说这句名号你说要让他念,不是很容易的,有的人就是不念,坚决不念。那这样的乞丐就是不肯念佛,或怎么也念不出来,可见末法众生业障之重。

还有一种是自认为很有水平的修行人,他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说:我下辈子就在娑婆世界,童真出家,一闻千悟,转大法轮。我要生生世世行菩萨道,普度众生。这话听起来也很不错,但是,在净土一法这是不许可的,因为这是违背佛的教敕的,也是与阿弥陀佛的愿力不相应。两土世尊宣扬净土一法,就是希望我们赶紧出离这个三界火宅,迁移到极乐净土去。龙树菩萨说:如果不是证得无生法忍的菩萨,在这个世间想度众生,是不可能的——无有是处。所以我们还是要有自知之明,把诵经念佛、净业三福等所有的功德,都至诚回向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叫往相回向。等到西方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之后,悟证无生法忍后,我们可以再回来度众生,这就叫还相回向。如果把还相回向和往相回向整合起来,就能成就自利利他的菩萨道,这才是正确的发心。这样的回向发愿心就落脚在成就大悲心。




收藏  纠错

上一篇:儿童教育,谨之于始
下一篇:恕道从善语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