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益庵说:“清咸丰癸丑年,我的弟弟唐升庵,以福建上杭县知县身份,跟随朝廷军队征伐厦门的贼寇,我时刻都在担忧他的安危。
有一天,适巧有轿夫四人,抬一只大鼋出售,先到经历厅,要求售价洋银四元,经历官张君,要给半价,轿夫不允,又抬到我住所,我刚巧外出,我夫人出价跟张君一样,轿夫抬起要走。这时,鼋突然泪下涔涔,鼋体忽然变重,好像不愿离开,我夫人怜悯,便照原价购买。
次日,我雇一小舟,命诚实可靠的仆人载到海边放生,鼋体似乎又忽然变得很轻,两人便可抬走。
这时,我便向鼋默祝道:‘你是有灵性的动物,我弟弟现在在前线的军队中,但望你能为我带来他的消息,方可不负我放生的心意’。当时是九月八日,到了海边将鼋放入海中,鼋再三回顾,好像表示感谢的情状,然后消失于巨浪中。经过一月,我忽然接到弟弟的书信,信上正是九月九日发出的。
由此可见,鼋虽是看似愚蠢的物类,然而其形体巨大,其性也灵。起初大鼋落泪,是因怕死乞怜,接着体重减轻,是因欣获生机,使人便于抬走。一封家书,时日正巧相合,而且沿途不受阻扰。怎知不是鼋受我默祝,暗中助佑所致,比起古人鸿雁传书,岂不是更为奇异?因此记述于此,以广劝世人,多行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