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答疑202102
《净土》2021年第2期
问:弟子对人疑心很重,经常觉得别人做对自己不好的事。如何改变这种不良的心态?
答:待人接物宜存真诚信任态度,不可事先便存戒备怀疑心。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论语·宪问》)意谓待人接物,不要预先便认为他人欺诈自己。换言之,君子待人真诚,信任他人良知良能。有如是至诚心,虽不逆不亿,而于他人情伪,自然任运先觉。以善良恭敬心对待他人,如和蔼春风,自然会感应他人的善意。即便在信任他人过程中被欺诈,亦不必生恚恨心。古语云:吃亏是福。故曰,君子可欺,唯可欺,方可为君子。宜以布袋和尚为楷模,模塑阳光诚信的健全人格。
问:弟子因为业障深重,忙于生计,不能有固定的时间安住身心来闻思修,故而常常一边做家务,一边打开播经机听经。不知这样是否有罪过?
答:如有固定的时间,专心致志闻经思惟,效果会更好些。若无此可能,一边做家务,一边听播经机讲法,也是有功德的,不能算是罪过,总比打妄想好嘛。倾听讲法,亦是在受佛法智慧熏习。然一边做家务,一边念佛,较之于听法,似乎更简洁方便些。不仅做家务时念佛,即走路、坐车、排队等,均可以或出声或默念佛号。这叫把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念佛,生活念佛化,念佛生活化。二六时中,悉沐浴于佛号光明中,长时熏习,净业种子得以滋长,消业障,积福德,开智慧,增上往生品位,悉于闻法念佛中获得。持之以恒,功莫大焉。勉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