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8月11日庐山东林寺祖庭山顶关房闭关圆满结束。

雨后的关房,天空湛蓝,空气清新,伴随着打板声,莲友们神情泰然,步履轻盈,从关房中徐徐而出。

大众云集香光殿,进行出关大回向。

在庄严的阿弥陀佛宝相前,在监香法师的带领下,大众以至诚恭敬心念诵闭关回向文,并顶礼历代净土宗祖师,最后代父母家人礼拜回向。
在进入闭关分享环节之前,监香法师首先殷重地谈道:
在闭关精进修行时,常常要面对身心上的各种魔障——身体上的疼痛、饥饿、疲劳、困倦;心上的昏沉、掉举、烦恼。我们修行就是要对治、突破、超越各种欲望,克服身体上各种的障碍。
然而,由于我们无量劫的习气,加上凡夫众生的颠倒知见,把这个身体看得很真实,各种觉受也执为真实。
但是,佛法告诉我们,身心是虚幻的,我们不能太在意它。好好地把心安住于弥陀名号,各种境界障碍就会消失。业障消除,我们自性本有的性德才得以显露,我们身心就会逐渐安然自在。
这位居士在关中每天都能在数量上超额完成任务。十天念佛中,虽然烦恼妄念不断,但是他感到烦恼的力量在逐渐减弱: "虽然起烦恼妄念,但是它控制不了我。”
十天闭关是调心的过程,心安定了,身就安定了。谈道自己如何调心时,他说祈求佛力加持,闭关前的闻思修,遵守闭关规约,关中常发愿,这三方面都管用,佛力、法力、众生心力不可思议。同时关中经行不坐、跪念也有助他对治睡眠饮食等烦恼。
最后他分享了一些关中体会:
“我们能做的就是信愿行,念兹在兹,其他的都不用考虑担忧,一切交给阿弥陀佛。这就是他力的特别之处。不用去担心临终的状况,担心也没用,都是妄想。
闭关不仅是把自己关起来,而是要闭六根的关,我们要借这个助缘,感受这句佛号的力量,感受阿弥陀佛的慈悲,感受极乐世界的清净美好,感受自性的清净光明,从而在生活中做到随遇而安,老实念佛。”
监香法师点评
这位居士分享了很多闭关心得,可以看出他平时教理学了不少,基本上掌握了对治烦恼的方法。调伏妄念烦恼,基本方法是“念起即觉,不随妄转”,简单讲就是把心好好安住于名号,则妄念自灭。
他完成的数量很多,这表明他确实用功了,但质量不理想,他仍是感到妄念很多,有时烦恼还是很强盛,这说明我们光知道道理还不行,还要在念佛实修上真下功夫,把这句佛号念熟,妄念就会减少。就像彻悟祖师所讲:“一句弥陀,愈多愈好,如人学射,久习则巧。”这个偈子告诉我们,要在实修上苦下工夫,这句佛号久久地薰习,功夫自然增长,这句佛号就会越来越有力量,我们的无明烦恼也就渐渐消弱。

这位居士谈道:在关中,前几天昏沉比较严重,饮食的欲望也很炽盛,令她很烦恼。但是通过不断念佛,昏沉得以减轻,并且顺利化解了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她吐露自己之前追求功夫成片,后听大安法师讲法,转为专注在信愿上,但心中仍然希求尽快可以功夫成片。
出关后,她希望自己可以继续解行并进,行住坐卧不离念佛,遇到任何境界都用佛号去溶解,尽心尽力修习净业三福,以净土法门随分随力,自行化他。
监香法师点评
这位居士的分享反映出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精进念佛时,出现对睡眠饮食的欲望,怎么有效对治?
第二个问题,很长时间有希求念佛功夫之心。
关于第一个问题:睡眠饮食这是我们身体的两大欲望,也是魔障,障碍我们修行功夫的相续。精进修行时就要加以对治,昏沉严重时要在佛前至诚忏悔,求佛加持,坚固道心。
出现昏沉往往是佛号念得得很枯燥、无味,就开始头晕脑胀,想睡觉。这时候可以加以观想,观想自己即将命终,这是最关键时刻,若不念佛,将堕三恶道,将下地狱,受无量苦,不能被业障所控制,要打起精神来,恳切地去念这句佛号,以念佛的功德消去昏沉的业障。不能让昏沉障所控制,要坚持不停地念。
对饮食的欲望也要克制,有时候并非真的很饿,也是一种习气,饿的欲望来时,不被他转,恳切念佛,时间不长,饿的感觉就过去了。
第二个问题:对于求功夫的心,印祖有明确开示:“念佛三昧,亦不易得。然须常发此心。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耳。” 又说 “汝妄想纷飞,尚欲急得一心不乱,此心即是著魔之本。故光谓净土法门,重在信愿。信愿若真切,虽未得一心,亦可往生。若无信愿,纵得一心,亦不能仗自力以了生脱死。故不令汝汲汲于求一心也。以汝之妄想纷飞,一求一心,定规著魔。”
念佛应以信愿,净念为事,应当安住当下,念佛注意念清楚,听清楚,保持一向专念之状态,功夫自然长进。虽可发心早得功夫成片及念佛三昧,但不要在念佛时老是想着功夫成片,不要生躁妄心去求。若利根者,功夫成熟,或可当生成就三昧。即使不成,亦得带业往生,必无着魔之患。
这位居士在闭关中采用十念法,十天虽然只念了51万,但是感触颇深。她深感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只能一心仰靠阿弥陀佛救度。在念佛中,她深切体会到和阿弥陀佛父子情深,这种深厚的情感甚至超越与世间父母的感情,体会到阿弥陀佛全心全意救度众生的大慈悲心。她也发愿要把阿弥陀佛的大愿告诉周围的有缘人,让他们全部得救。
监香法师点评
念佛的心态,大势至菩萨开示我们念佛要如子忆母去念。佛念众生,如母忆子,时时在念,我们众生背觉合尘,迷惑颠倒,舍父逃逸,不去念母,现在我们一念的觉悟、回头、回归,去忆念母亲,投入母亲的怀抱,就体验到与阿弥陀佛如此地亲切,亲密的关系。我们念这句佛号,要知道这句佛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法报化三身,我们恳切至诚地念时,就能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这位居士分享了自己关中遇到的两个障碍:入关第一天念得比较好,第二天腰开始疼起来,她就在佛前痛哭忏悔,祈求佛力加持,后面几天就顺利克服了障碍。但是谁知到了第7天,她脸部变得很僵硬,舌头也动不了,念佛念不出声,又很昏沉,她只好努力放慢速度去念佛,这样坚持了两天,最后终于恢复了正常。她也请师父开示,哪种才是最好的忏悔方法?
监香法师点评
这位居士前几天念得挺顺利,中间业障现前,口不能动,舌不能转,还有昏沉。当业障现前,不能担心恐惧,也不要着急心烦。首先清楚这是业障的显现,不同于一般的疾病。业障现,正好是消业障的机会,千万不能放过它,一定要把它消掉。
先接受业障,不要与它搞对立。接受它,拜拜佛,忏悔忏悔。最好的忏悔正是至诚念佛,口不能念,可用心忆默念,若口能念,则用口念,坚持念下去,业障即消。以后凡居心行事,必须向厚道边做,厚则载福,薄则无福。
这位居士是第一次参加闭关,她首先感恩道场、师父和护关师兄的护佑加持,令她这十天犹如回家般的温暖。她平时并没完全断肉,但是在佛力加持下,关中很顺利地完成了日中一食。入关第二天她头很疼,但回忆起入关开示及在护关师兄的鼓励下,就没吃药,采用拜佛对治,过了一个小时,头疼就缓解了,之后每天她都坚持拜佛。
关中她采用十念法与经行相结合,十念一计数,走一步。昏沉时,就一念一按;任务没完成很紧张时,就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妄念纷飞时,及时提起觉照,摄心正念。根据状态,她每天都及时调整修行方法,将念佛与休息很好地结合,这样十天就在愉快地念佛中结束了。
监香法师点评
这位居士第一次来东林寺闭关,感觉很亲切、舒服、愉快,感受到这个道场加持力很大,这是由于东林道场是由慧远大师创建的千年古道场,很多高僧大德在这里成就。现在东林僧团带领四众弟子,秉承祖师持戒念佛的家风,重视实修,道风纯正,得诸佛菩萨的护持,龙天护法的护佑,所以感觉氛围很好,加持力大。
念佛状态不好时,数量上不去,心里急躁,这要调整心态,我们念佛时应常保持平和平稳,不急不躁的心态,才能与佛号相应。但还是需要在对阿弥陀佛的信心上用心,有信心就能解决各种问题。
这位居士入关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关房中,她每天念佛超过十万声,拜佛几百拜,整个过程很轻松,心态平和。闭关使她更加深刻地认知到,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若没有弥陀的愿力救度,靠自力无有是处。她发愿出关后要继续精进修行,生命不息佛号不止。
出关后,她得知父亲病重,心情有些沉重,她也愿将此闭关功德回向父亲,愿他寿未尽,病速好,寿已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监香法师点评
这位居士得知父亲病重内心开始沉重担忧。其实我们学佛要有空性的智慧,用空性的智慧来看待这世界上所有的人和事。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如梦如幻,都不值得执着,你能看破,看淡一点,你的生活就会变得轻松自在。
当遇到家人病重时,我们做子女的正是应该尽我们的责任本分,还要好好照顾。但是我们的心不是那种焦虑、担忧、不安、恐惧这些负面情绪。我们敦伦尽分,照顾家人的同时,并不妨碍我们的心投靠到极乐世界,投靠到阿弥陀佛那里,好好的至诚恳切地念佛,你以至诚念佛的功德回向家人,祈祷佛加被你的家人临终往生极乐世界,让他得到最真实的利益,这才是对家人最好的照顾。

莲友们各自分享感悟:有的学佛前曾遭遇车祸,术后身上多个钢钉,可念佛后从来没疼过;有的分享念佛中的奇思妙想:要是有个计数器,不用按就能计数该多好,道出了多数人的心声;有的用生动活泼的短诗分享了闭关中如何突破黑暗、蚊子、妄念三关,令大众捧腹不已,但是师父却真知灼见地提醒她,才华学问较多之人,妄想亦多,要注意止息妄想。

分享结束,师父最后总结开示,十天百万佛号闭关是短期修行,日常生活的修行与这样的克期取证不同。
师父分别从行门和解门两方面,指导大众返家后应如何如法地修习净业。
在“行”上,要继续每天坚持早晚定课,每个月可以用1-2天时间精进修行,以弥补平日的忙碌。也宜积极践行上大下安大和尚提倡的3个“一”工程:每年闭一次关,打一次佛七,每天坚持念一万声佛号。同时净业三福、十大愿王,要随分随力地修习,以辅助念佛正行。
在“解”上,每天可花半个小时,坚持听经闻法,以净土五经一论为主,读诵大乘经典,以建立加深信愿。
这样解行并进,保持不紧不松的修行状态,逐步提升道心。若道心更强,则应根据生活工作情况,增加修行时间。
“念佛不难,难于坚久。果能坚持一念,如生铁铸成,浑钢打就。如一人与万人敌,千圣遮拦不住,万牛挽不回头。如是久之,必能感通相应。”(《彻悟禅师语录》)
师父最后祝福大家,在尘劳的磨练中,坚固真为生死之心,发勇猛心、长远心,尽量保持闭关精进念佛的心态,则到临命终时,必得成就,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如此才不辜负我们这一生,得人身,闻佛法,才会给这期生命划上圆满的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