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这就是你的怀疑,你觉得临终时不大有把握,你还是把你往生的这桩事情放在自己这一边了,“是不是我功夫够啊,临命终时是不是如入禅定啊,
答:阿弥陀佛没有跟你说话,你就发愿你去嘛,你只要念头一动,阿弥陀佛就会知道。不是阿弥陀佛说话,而是你先要把这个愿望传达过去,阿弥陀佛
答:我们这个欲界的众生,对世间的五欲六尘、财产子女,这些饮食男女的贪恋是避免不了的,就是证到初果的圣人他都有贪恋,更何况凡夫。那么,
答:这是一个很抽象,很形而上的问题。你平时是不是具足信愿呢?你是不是真的厌离娑婆了?是不是到医院检查得了晚期癌症,赶紧念佛求往生,等
答:这是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里的一段话。对于这段话,就有人就提出了一个质疑:“你说了那么多念佛的功德,但我见到有的人一生都在念佛,
答:能够帮人助念也是一件好事。但判断是否往生,可不能仅仅以身体柔软、能盘起腿、面相祥和作为往生的标准,这个标准还是有风险的。这里一定
答:无论是命终前,还是临终的情况,往生的条件一定离不开信愿行。他有信愿念佛,蒙弥陀的愿力加持,能够往生;如果生前不信佛,横死了的,如
答:这没有什么困惑的,能不能得到阿弥陀佛的护念加持,要看他的信愿,不是看他的功夫。有信愿,临终十念、一念都能往生;没有信愿,纵然功夫
答:判断一个念佛人是否真的往生,是要看他平时的因行,不是仅看他临命终时的样子。临命终的样子是种种的不同。如果你以种种瑞相作为一个参考
答:这个问题是对一种说法而提出的。有一种说法“临终一念一定要在阿弥陀佛上才能往生,临终一念没有在阿弥陀佛上就不能往生”。有这么一种说
答:判断这个,我们绝对不能站在凡夫的立场去看,能不能往生,你一定要看阿弥陀佛是怎么发愿的。阿弥陀佛向我们庄重地承诺,你只要“至心信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