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念佛无别道 远通四海皆兄弟 | 第四十一期“彼岸行 · 体验之旅”圆满

东林寺文宣部  2022-09-20  点击  次  

彼岸行.jpg


00.jpg


秋日夕阳的余晖,将天边的云霭涂上了一层淡淡的红晕,披着霞光的一棵棵参天宝树,像侍卫般紧紧守护在殿宇两旁。正中高大巍峨的比丘念佛堂内,一场既具宗教神圣庄严内涵、又彰显科技魅力的供灯法会正在上演……


01.jpg


2022年9月16日至18日,庐山东林寺净土苑开启了第四十一期“彼岸行·网络体验之旅”。作为本期活动的收官环节,供灯法会的举行,寓意殊胜圆满。


本次彼岸行活动的主要课程以聆听讲座、观看视频和早课念佛、供灯法会的形式设置,分三天时间紧锣密鼓地展开:


一、聆听讲座


讲座1——《慧远大师的大孝》


净土苑首座兼监院会同法师以题为《慧远大师的大孝》的首场讲座,揭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慧远大师是东林寺的开山祖,这还是第一次在东林寺净土苑开慧远大师的专题讲座,感恩祖师加持!我等晚辈确实应该常念祖德、感祖恩、奉祖教、续祖业。  


2.jpg


法师将远祖的生平德业以一个“孝”字来概括,远祖行的是“立身行道”之大孝。这个道既含容了儒家的“修齐治平”之道,又远超儒家之道;乃是上弘佛法下化众生之道。向上继承佛祖家业,续佛慧命;向下演说佛法,度化众生。 

 

法师从尊师重道慰师心、建像请僧译佛经、为众请法留大德、结社念佛启净宗、护法安僧持正义五个方面来开演、歌赞远公大师的上弘之德业;从栽培僧才续佛种、教导居士勤念佛、释疑解惑明因果、平等待众慈悲心四个方面陈述、显彰远祖的下化之懿行。 


最后法师以《中庸》之文句“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来总赞远公大师远绍如来,近光师志,将佛祖度化众生的事业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讲座2——《印光大师教我深信因果》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尝言“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并断言,“人人信因果,则天下大治;人人不信因果,则天下大乱。”法宁法师作《印光大师教我深信因果》的重要讲座,正秉乎此!


43273e7d5b3785f1b2d6a9f7e8ba705.jpg


在介绍印祖的生平与思想时,法师以轻松幽默的口吻,将自己的修行经历徐徐吐露。他认为,自己能够学佛、出家,最终受戒,善知识发挥的作用极其重大,而印祖就是学佛人的大善知识。印光大师虽博通三藏,然而平生所务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虽深得念佛三昧,却以“粥饭僧”“常惭愧僧”自居,其道德懿邵,受到无数缁素尊仰。他老人家撷取佛经随机施化,为四众弟子祛疑解惑的书信,后辑录为《印光法师文钞》。《文钞》一书,内容广博,无所不包,非但当世大德推崇备至,称其文字“如日月历天,普烛群品”,而且被后世学人奉为至宝,秉为“小藏经”。


法宁法师依据《文钞》,介绍了何为因果,深信因果的现实意义,因果的普遍性,因果规律的含义,因果与心性的关系等七个方面,认为:深信因果乃安心去忧第一妙法。


作为净业行人,深信因果念佛可成就两种殊胜果报:“作善得善,作恶得恶,世间因果也;修因证果,念佛成佛,出世间因果也。”而“深信两重因果,获取两种殊胜果报,现世安乐,没生净土,决定可以生入圣贤之域,殁登极乐之邦。”


讲座3——《浊世津梁 胜异方便》


何谓“浊世津梁 胜异方便”?德晋法师与学员探讨了有关净土法门的教理教义以及应世价值上的相关话题。


20220916-hejian-3644.jpg


由于末世众生业重福轻,障深慧浅,再靠自力修行,若想悟证心性了脱生死已绝无可能。《佛说无量寿经》中,世尊将末世“五恶、五痛、五烧”之景况一一详述,弥勒菩萨听完后,慨叹说:“佛所说甚善,世人实尔。”故而,佛以无尽大悲,无问自说之形式把难信易行之净土念佛一法和盘托出,令五乘行人信愿念佛。依托弥陀之大愿作往生因缘,使一切行人同归西方,同登妙觉。


“假如弥陀慈父没有发临终接引的大愿,假如释迦本师没有宣讲这个横超直入带业往生的法门,以我等末法浊恶众生一己之力,是根本没有办法伏断烦恼惑业超越生死轮回的。这个令众生于绝境之中起死回生、顿离厄难的妙法,是末法众生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是截流生死的末班车、是本章题目所标示的浊世津梁---跨越五浊恶世、直通极乐彼岸的桥梁通道。”德晋法师总结“浊世津梁”时如是说。


5.jpg


“胜异方便”体现在四个方面:


1、虽不值佛世,亦可见佛方便;

2、不俟断惑,即可得出轮回方便;

3、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方便;

4、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而得速疾解脱方便。


由此折、摄二门,众生方可“舍弃懈怠,从中真正兴起欣求往生之志向”。


讲座4——《静坐念佛》


昌法首座《静坐念佛》的讲座让学员印象深刻。法师首先教授大众如何静坐,分“坐前准备”与“静坐的姿势与方法”两个方面。静坐时应该避开喧闹的环境,以及大风、大雨、雷电之日;此外,选择平坦的坐具,坐前松衣解带,使身体不受拘束,从而令气机通畅;静坐的姿势以跏趺坐为上,单盘、散盘亦可。静坐时注意调整意念和呼吸。


6.jpg


讲解如何念佛时,昌法法师提出:“过去的大德修法,能放下万缘,制心一处。经过数月、或三、五年,就能见佛。见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瑞相,就体会到佛的各种境界。为什么我们现在做不到,究其问题出在哪里?”


其后,法师以《观无量寿佛经》中的内容为基础,配合轻柔、舒缓的音乐,引导学员随文入观。大众闭目沉想,口中默念“阿弥陀佛”,进入到一个宝网弥覆、宝池遍地、百鸟谐鸣、七宝具足,富丽堂皇、穷微极妙的境界,体会到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


观想完毕,法师仿照《华严经?净行品》的内容,教导学员无论行、住、坐、卧不忘想佛、观佛、念佛,把成佛之心、度众生之心落实在日常生活中,这样身心意境都在“参”、都在“修”,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老实念佛,莫问前程。


“何愁不能成就呢?”昌法法师最后总结道。


课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多位学员在群里表示,十分感恩法师的开示,希望课后能得到讲法资料,进一步认真学习。


讲座5——《三皈五戒导引》


法达法师的《三皈五戒导引》是最后一堂讲座。开讲即郑重谈道“皈依,贯穿修行之始终,是佛法入道之门,是修行的最低标准,亦是最高要求,是一切法门的所依处,故应恒修皈依;五戒,是解脱生死之先足,是佛教圣道之基,是一切大小乘戒律的根本,故应谨护五戒。”


7.jpg


作为莲宗行者,除普通的皈依三宝之外,增加了“皈依净土”的科目。如皈依佛,即一心皈命,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皈依法,即信愿念佛。由于“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以万德庄严,是法身(无量寿、无量光)、为物身(普摄众生);皈依僧,念阿弥陀佛,即观音势至常侍左右,清净海众共相围绕。


8.jpg

(《三皈五戒导引》配图)


法师对五戒的内容作了略说。其后以蕅益大师的两首歌总结:


守戒歌


受戒易,守戒难,莫将大事等闲看,

浮囊渡海须勤护,一念差池全体残;

理胜欲,便安澜,把定从来生死关,

任他逆顺魔军箭,凛凛孤怀月影寒。


五戒歌


不杀生,大慈仁,物我一体如长春,

蠕动蜎飞佛性等,贤愚贵贱无疏亲;

不偷盗,充义奥,正直清廉明节操,

心外无法可当情,菩提性具非他造;

不淫欲,梵行笃,身心皎洁同珠玉,

泰山乔岳立清风,等闲超出娑婆狱;

不妄语,诚相与,广长舌相昏涂炬,

矢口千金敌国钦,九界同归作洲渚;

不饮酒,离群丑,智慧照明狮子吼,

衣里圆珠岂更忘,免得亲翁再苦口;

三皈五戒果精明,观音势至为师友。


“从此岸三皈五戒修,到彼岸信愿念佛行”,法达法师的讲座让学员生起无限感恩之心,发愿与“法界众生同生极乐国”。


二、观看视频


视频1——《义工生活体验》:净土苑义工现身说法,他们在做义工的过程中,收获了法喜,寻找到人生的意义;


视频2——《东林大佛胜缘记》:真实再现阿弥陀佛接引圣像矗立于世的艰辛历程,珍惜难得的修行因缘;


9.jpg


视频3——《朝礼大佛》:详细讲解朝礼大佛的动作要领,与法师和师兄们一起礼拜阿弥陀佛;


视频4——《净土苑导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众一起云游净土苑,体会这里一花一木、一殿一阁中所蕴含的深厚的净土文化。


10.jpg


在活动接近尾声时,净土苑监院会同法师应学员恭请,对部分提问作了精彩解答。


三、供灯法会


时间回到9月18日下午,当随喜的比丘与居士在念佛堂站定,首座亲忠法师缓缓步入殿堂。大众恭敬持诵七遍《心经》后,在佛前依《十二光如来祈愿文》发愿,愿一切众生,悉蒙佛光照触,忆佛念佛,同往西方。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每人将手中的酥油灯点燃,网络上的供灯活动在同步进行。通过小程序,一盏接一盏“灯”被亲手点亮。群内的气氛瞬间活跃了起来,显示供灯活动参与度极高。


15.jpg

16.jpg


现场点燃的酥油灯被供在念佛堂前的空地上,义工们细心地把它们摆成了一个“彼岸行”活动的标志图案。


17.jpg

18.jpg


此刻,酥油灯的香气在微风中轻轻浮动,似有若无。夜色的笼罩下,殿堂周围显得静谧而深沉,唯有盏盏油灯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19.jpg


会同法师在16日的开班仪式上解释说,虽然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家不能到现场参加,但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同一念佛无别道,通乎法界皆兄弟。我们心连心,手牵手,共同彼岸行。


法师一并解释了什么是“彼岸行?体验班”。他说,什么是“彼岸”呢?在《六祖法宝坛经》上讲,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如果我们不执著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就像水一样平静,平缓地流动,这就是彼岸哪!此岸是非常痛苦的,内心妄想纷飞,扩展开来就是人生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再进一步扩展就是生命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轮回无尽、苦海无边;彼岸心胸开阔,如海纳百川,心情开朗如明媚阳光一般。知尽虚空一切众生就是自己,所以慈悲心拥抱苍生,知道亘古如大梦一场,知道它是空,则能以空观心洒脱自在。


彼岸无限地美好,将众生从痛苦的此岸度脱到极乐的彼岸,就是佛菩萨的弘誓大愿,也是每一个正法道场的正业、本分事。洒甘露法水于众生心田,播莲邦种子于娑婆世界。东林寺两处道场本着弘法利生、服务大众的宗旨,已举办了四十期的“彼岸行”体验班,成绩斐然。


20.jpg


为什么叫“体验班”呢?“体验”,就是体验寺院的生活,虽平淡但有味。闲旷、悠然中有繁忙。平淡是日复一日上殿、过堂、诵经、念佛,有味,是有无限的法味、清凉味。闲旷不是早上去挤车,非常忙碌,显得悠闲自在,因为内心无事;但又繁忙,为什么呢?对自己所求很少,然而兴慈运悲,普度众生。“班”是学习的团体,学习就需要一些课程,我们 “以一心为主线,以解行为两翼”来安排课程。


本期活动于当晚供灯之后圆满结束,该活动吸引了千余名网络学员积极参与,反响热烈。

收藏  纠错

上一篇:净土文化 价值永恒 | 第19届“云端”彼岸行圆满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