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佛像从口出 | 少康大师往生纪念
忌谈世谛,七岁不言。
出言即便惊人天,广结净土缘。
小儿为钱,各种九品莲。
七岁绝未发一言,发言即称世尊号。
一见善导西方文,方知净土堪倚靠。
钱诱小儿念弥陀,未久道路佛声噪。
念佛佛像从口出,有谁闻见不依教。
——印光法师
2021年11月7日,农历十月初三,是净土宗五祖少康大师往生纪念日。今据《莲宗十三祖师传》《往生净土传》等的记载,对大师的生平德业略作梳理,以策励今心,俾令吾等后学仰效祖德,继踵芳躅。
母亲罗氏在生大师前曾梦到游鼎湖峰,有一位玉女交给她一枝青莲华,并告诉她:“这枝青莲华很吉祥的,你会生一个贵子,请好好爱护他。”
大师自幼就相貌端严,眼碧唇朱。本来天下的小孩子大都是顽皮的,但是幼时的少康大师却喜静,经常笑眯眯地端坐着,性情十分安泰。懂相术的识人者大都认为大师有将相之态。
三、七岁不语,一语惊人
有一天母亲带大师去灵山寺拜佛,问他:“认识佛像否?”这让母亲倍感惊诧,但不愧是大师之母,其猛然间想到曾经梦境中的玉女给她青莲花时就说:“这支青莲花,寄于你所。”所曰“寄”,也即暂时爱护,时间到了还是要回到佛门中成大才、做大事的。母亲当下就领悟到是儿子宿具灵根,于是割爱敦促儿子出家修道了。
但凡能成为法门龙象者,在才智、学识、因缘方面必得超群绝伦,少康大师正是如此。大师十五岁就在越州(今浙江绍兴市)嘉祥寺受戒,且能背诵《妙法莲华经》《大佛顶首楞严经》等五部佛经,并在寺庙修学五年戒律后,又往上元(今江苏江宁县)龙兴寺继续听《大方广佛华严经》和《瑜伽师地论》。
此后直至贞元初年之间,大师遍游海内,除了对禅、教、律继续参学外,还与诸多诗人知识分子有交往,以襄阳诗僧而闻名,时间长达三十年。此时的大师可以说是学问僧兼诗僧。《全唐诗》中,钱起、戴叔伦、卢纶、李端、皎然、顾况、刘长卿、严维等都有与少康大师(少微上人)相关的诗。
《缙云县志》中记载,少康大师“遍游名山海内呼为少微上人”。大师出生地属处州,地理上与天上的少微处士星对应,因此当地有山名少微山,这也许是大师被称为少微上人的缘故吧。
六、遇典放光,择定净土
从襄阳诗僧(注:大师与襄阳有缘,常住襄阳鹿门寺)转变为专修专弘净土的念佛僧,这其中若有启发少康大师净土缘分的人,那便应是二祖善导大师。

襄阳鹿门寺
唐贞元初(公元785年),少康大师游学洛阳白马寺,在佛殿中竟见到有文字屡屡放光,仔细寻看,原来是《西方化导文》,此文作者便是莲宗二祖善导大师(善导大师的行化时间比少康大师要早百余年)。少康大师又惊又喜,郑重地祈祷:“如果这是表明我与净土一法有缘分,那就请经典再放光明!”这祈祷的话音刚刚落下,经典果然再次光明闪烁。大师亲眼目睹了这样不可思议的瑞相,当即发下誓言:劫石或许可磨灭,而我修行净土的信愿决不动摇。
之后,大师又虔心前往长安光明寺善导大师的影堂,至诚恭敬供养、瞻礼,恳切祈感瑞应。果然受其诚心所感,善导大师像竟然真的化现为佛身立于虚空中,对少康大师指示道:“你当依照我的教导,广度众生,以后功德圆满,必定当生西方极乐世界。”
七、行化新定,广度有缘
蒙善导大师加持、垂示,大师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于是南下至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意欲弘化世间。神奇的是,大师在果愿寺遇到了一位法师。此人对大师说:“你要想度化众生,那就直接去新定(今浙江省建德市)吧,你的缘分在那里。”说完便不见了,只见香光向西方隐去。大师到了新定开始劝化众生,一开始人们并不“买账”。大师就在乞食得钱后,拿着钱袋对当地的小孩子们说:“知道吗,阿弥陀佛可是你的本师呀,只要你念一声佛,我就给你一文钱!”
小孩子于是全都一拥而上,围着大师争相念佛。短短几个月,念佛小孩的数量就“井喷”式剧增,大师手头的钱都不够给他们分。进而大师又善巧地引导,每个人念十声佛才给一文钱。就这样经过一年的耐心劝化,新定地区不同行业的老幼念佛者,就多得遍布街巷了。江浙一带念佛的风气,就这样因大师而兴起。
《新定康法师》
洛下文书累放光,化行新定嗣余芳。
口中十佛随声出,消得儿童为博扬。
——宋·西归子李济
念佛风气既已形成,大师知机缘已熟,便在乌龙山启建了净土道场。筑坛三级,聚集大众在午夜行道唱赞,“二十四契称扬净邦”。
浙江省建德市梅城镇北乌龙山玉泉寺
据《唐睦洲乌龙山净土道场少康传》载:“康所述赞偈皆附会郑卫之声,变体而作,非哀非乐不怨不怒,得处中曲韵。譬犹善医以饧蜜涂逆口之药诱婴儿之入口耳。苟非大权入假,何能运此方便度无极者乎。”每逢斋日,有三千余人云集道场。大师登上高座,令四众弟子都认真地注视自己的脸,然后就高声唱念阿弥陀佛。大师每念一声佛,口中即出一尊佛,连念十声佛,口中则出十尊佛,状若连珠。

大师对大家说:“你们之中有能看到我口中所出佛者,必得往生。”现场诸弟子等听到这个往生授记,欣喜异常,念佛更精勤了。极个别没见着佛的人,则深感自责,也因此加倍精进念佛了。
《诸上善人咏》
自是弥陀大导师,一钱一念诱群儿。
化行新定如杳益,多少迷流上宝池。
——道衍
乌龙山玉泉寺一角
唐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十月,少康大师预知时至,召集弟子做最后的劝导:“你们应当对西方极乐净土,生起欣乐希求之心,而对阎浮提,生起厌离之心。你们此时若见我光明,便是我真正的弟子。”说完,大师放光数道,溘然而化。就在此时,天气骤然变化,狂风四起,百鸟悲鸣,乌龙山也一时变白。
十、德业隆盛,尊为莲宗五祖
大师的灵塔建于州东台子岩(今浙江省建德市梅城镇),后来天台山德韶国师又重新建塔。
乌龙山玉泉寺少康大师塔像
观少康大师一生的修学弘法历程,可以说大师是禅、教、律都精通的高僧。在白马寺遇到善导大师的著作,则是重要的转折,大师似以善导大师的思想理念为指导,完成了从诗僧到专修专弘净土的念佛僧的转变。大师亲证念佛三昧,并以此劝化众生念佛,这也与“念一声佛口出一道光明”的善导大师如出一辙。正因为这种奇妙的承继因缘与弘化德业,少康大师被后人尊称为“后善导”,并推尊为净土宗第五祖。这种修法上的转变,背后必有其深刻的考量:解悟不等于圣证,见思烦恼未断尽不能出分段生死。作为生死心切的大师,要即生了脱生死,归心净土就是一种必然的抉择。大师的经历与转变对我等后学启示甚深,愿诸有缘体会大师之悲心劝化,深思而行。
《善导和尚弥陀道场赞》
东峯坛级石嵳峩 十佛随声信不讹
后善导依先善导 今弥陀是古弥陀
一心正受超三界 孤月澄辉照万波
乘般若舟游净域 度生还亦到娑婆
——杨次公
南无莲宗五祖新定乌龙康公大师!
南无莲宗五祖新定乌龙康公大师!
南无莲宗五祖新定乌龙康公大师!
(文章转自“江西庐山东林寺”微信订阅号)

扫码即可进入“江西庐山东林寺”微信订阅号
收藏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