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林历史人文系列 】
慧永法师
慧永法师(公元332年—414年),晋代高僧,河内(今河南焦作一带)人,俗姓潘,东林十八高贤之一。
恒山习禅
慧永法师12岁时就出家为僧,侍师于竺昙现,最初在恒山修习禅观。后又与慧远大师一同拜道安法师为师,两人曾商量准备一起去罗浮山(今广东境内)建寺院。
留憩庐山
然而慧远大师却被道安法师留了下来,于是慧永法师就决定自己先去。晋太元初(376年),法师到达庐山。江州刺史陶范崇信佛教,为了恭请慧永法师在庐山长住,就为法师建造一座寺院,即“西林寺”。礼请慧永法师驻锡寺中,主持法务。
与虎同居
慧永法师“布衣蔬食,精心克己,容尝含笑,语不伤物”。法师在庐山峰顶另建了一间小茅屋,常常到此坐禅。凡是到过小茅屋的人总能闻到异香,所以大家都称之为“香谷”。一只老虎与法师共居,客人来时老虎就躲避起来,人去后,老虎还复驯伏。法师的威德和感召力可见一斑。
影不出山
这时,慧远大师也来到了浔阳(今江西九江)。开始慧远大师住龙泉精舍,后慧永法师请江州刺史桓伊为慧远大师建一寺院。慧永法师对刺史桓伊说:“远公方当弘道,而贫道所栖,隘不可处。”桓伊非常崇敬两位法师,在庐山为慧远大师建了一座寺院。因在“西林寺”之东,就取名叫“东林寺”。
寺成,慧远大师就移居东林寺。慧远大师在东林寺住了30年没下过山,而慧永法师在西林寺也是30年没有出过庐山。
感化营主
法师曾经因为佛事活动到附近城镇去。一天傍晚,慧永法师从外面回寺里,路过乌桥镇时,见镇里的驻军营主醉酒,骑马站在路当中,挡住行人通行。慧永法师劝他走,但营主傲慢无礼,就是不走。
法师举起手中的禅杖轻轻一指马,那马像受了惊吓,立刻就跑了,营主被摔在了地上。慧永法师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安慰他并亲自把他送回了营房。
后来营主生病了,想起酒醉挡道的事,知道自己错了,就去寺院向慧永法师忏悔道歉。法师说:“这不是贫僧的本意,恐怕是戒神所为耳。”法师还以佛法为之祈祷,不久营主的病就好了。
清散道风
镇南将军何无忌镇守浔阳时,一次请慧远、慧永两位法师讲经释法。慧远法师德高望重,雅足才力,从者百余名弟子,端整有序。高谈阔论,举止可观。而慧永法师只身一人,纳衣草屣,穿着一件只能遮住半条腿的僧衣,扛着锡杖,拿着钵盂,“松下飘然而至”,神气自若,清雅散淡,大众都敬重其纯贞素雅。慧远大师亦非常谦退,赞叹慧永法师高行。
往生安养
慧永法师标诚植愿,矢志安养。义熙十年,慧永法师病重。却更加专谨戒律,执志愈勤,虽病苦缠身,而颜色怡悦。一日,法师忽然来了精神,又是整理衣服又是寻找鞋子,想要起床。众人感到非常吃惊,就问他有什么事?法师说道:“佛来也。”言毕,怡然而寂,春秋83岁。法师去世后,房间内外香气缭绕,整整延续了7天才散去。
建塔追谥
到了唐朝时,唐玄宗下诏为慧永法师重建塔亭,并追谥法师为“觉寂大师”,又叫“西林觉寂大师”,塔亭叫“实智之塔”。
往期推荐: